养生科普
联系我们

固话:400-8855-091
地址:湖南省长沙高新开发区汇智中路金荣同心工业园A13栋
 当前位置:首页 >> 养生科普
养生科普

谷医堂健康:经常做梦 VS 很少做梦,到底哪个睡眠质量好?

发布时间:2024-09-27 浏览:299次 返回列表

今天,和大家聊聊一个生活中常见的话题:做梦与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。

睡眠,如同人生乐章中的一段静谧时光,而梦境则是这段时光中偶尔跃动的音符。科学研究表明,梦境主要发生在快速眼动睡眠期(REM),这是睡眠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,与记忆巩固、情绪调节及创造力提升等生理功能紧密相关。因此,做梦本身是睡眠过程中的正常现象,不分好坏。

经常做梦 vs 很少做梦:因人而异

经常做梦:对于一些人而言,丰富的梦境可能是思维活跃、情感丰富的体现。只要不影响次日的精神状态,且梦境内容不带来负面情绪,频繁做梦并不等同于睡眠质量差。相反,它可能是大脑在深度休息时进行自我修复和整合信息的一种方式。

很少做梦:而另一些人则可能很少记得自己的梦境,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睡眠不深或睡眠质量不佳。每个人的记忆能力和对梦境的敏感度不同,有些人可能只是不易于回忆梦境内容。若醒来后感到精力充沛,无疲劳感,那么少梦同样可以是高质量睡眠的标志。


衡量睡眠质量的真正标准

评价睡眠质量的好坏,不应单纯基于做梦的频率,谷医堂建议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:

1.入睡时间:能否在短时间内入睡,是评估睡眠效率的重要指标。

2.睡眠时长:成人一般建议每晚7-9小时,但具体需根据个人体质和习惯调整。

3.睡眠深度:通过睡眠监测设备可观察到的深度睡眠比例,深度睡眠越多,恢复效果越好。

4.醒后感觉:醒来后是否感到神清气爽,无疲劳感,是判断睡眠质量最直接的方法。

无论是经常做梦还是很少做梦,都不能单一地作为评判睡眠质量的标准。关键在于个体感受与生理需求的平衡。谷医堂倡导根据个人体质和生活习惯,调整作息,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,以实现身心的和谐与健康。记住,每个人的睡眠模式都是独一无二的,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,才是通往优质睡眠的钥匙。



公众号